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
公元2023年,中华传统生肖纪年中的癸卯兔年如约而至。
值此兔年来临之际,高安市博物馆联合中国文物报社、生肖文化传播联盟50多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大展宏‘兔’:2023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全国百余城市博物馆和公共文化空间同步推出,文物贺岁、喜迎新春,为全市观众献上一份“文物新年礼”。
展览时间
2023年1月13日-3月21日
展览地点
高安市元青花博物馆
联展单位
中国文物报社
高安市博物馆
生肖文化传播联盟50+文博机构
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圈普及率最高的传统文化符号,也是春节的吉祥物和传统年俗文化的象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是一个美誉度超高的字眼,它荣膺十二生肖之列,不仅与人类的现实生命、未来愿景紧密关联,还被传说为月神之属,且兼具吐春开物、丰衣足食等吉祥意蕴。唐代诗人蒋防《白兔赋》赞其“皎如霜辉,温如玉粹。其容炳真,其性怀仁”,诸般美德与智慧,神奇、超凡的精灵化身,已源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
·展·览·介·绍·
生肖信仰
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序篇 生肖文化的源与流,追溯十二生肖的形成与早期人类的动物崇拜意识,以及将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年俗文化象征的文化渊源。
唐 彩绘十二生肖俑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迷踪在旷野——自然生态中的兔
第二部分迷踪在旷野,讲述自然生态中的兔,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驯养兔的国家之一,中华先民爱兔、养兔、猎兔,同时使用兔皮毛制品,将兔的形象描绘在生活器物之上,使之成为中国人多彩生活中的重要元素。
高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
千古寄明月——历史文化中的兔
第三部分千古寄明月,展现历史文化中的兔,通过玉器、瓷器、青铜器、绘画等各类与兔相关的文物遗存,表现我国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北齐 高洋墓门墙壁画
河北博物院
霜辉映凡尘——民俗文化中的兔
第四部分霜辉映凡尘,展示民俗文化中的兔,基于月兔的神性色彩,全国各地都流行着与玉兔相关的神话传说、民俗典故,在剪纸、刺绣、年画中,亦可随处看到兔的形象。
清 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
故宫博物院
结合展览主题,1月14日上午9:30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展览配套的社教活动,敬请期待~
恭祝兔年里人人扬眉“兔”气,大展宏“兔”!
历史沿革
高安市博物馆原址高安市筠泉路1号,他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高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0年10月正式命名为高安县博物馆,1993年12月8日更名为高安市博物馆,2006年成立高安市文物局,与高安市博物馆合署办公;2012年12月27日《江西省文化厅(赣文博字[2012]67号)》批复同意在原高安市博物馆基础上成立“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瑞阳大道674号
座机:0795-5212378
QQ:2352460222
邮箱:2352460222@qq.com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