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安宁的节日氛围,让群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过一个充满“中国味道”的新年。在今年春节期间,高安市博物馆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年俗文化所带来的乐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欢声笑语中迎接美好新年。
活动一
博物馆里过大年——“龙飞兔舞闹新春”主题社教活动
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活动内容:
1、介绍春节舞龙及赏灯习俗
2、手工制作龙头
活动时间:2023年1月29日(初八)9:30
活动地点:高安市博物馆临展厅
活动对象:6~15岁青少年儿童(限20人)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1月28日
报名热线:0795-5682378转8046
活动二
博物馆里过大年——“包汤圆 庆团圆”欢欢喜喜闹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冲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活动内容:
1、介绍吃汤圆闹元宵的习俗
2、包汤圆
活动时间:2023年2月5日(元宵节)9:30
活动地点:高安市博物馆临展厅
活动对象:6~15岁儿童(限30人)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2月4号
报名热线:0795-5682378转8046
以上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高安市博物馆所有
崭新的2023年正向我们走来,愿您新的一年平安顺意、幸福快乐!
历史沿革
高安市博物馆原址高安市筠泉路1号,他的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高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0年10月正式命名为高安县博物馆,1993年12月8日更名为高安市博物馆,2006年成立高安市文物局,与高安市博物馆合署办公;2012年12月27日《江西省文化厅(赣文博字[2012]67号)》批复同意在原高安市博物馆基础上成立“高安元青花博物馆”...
联系我们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瑞阳大道674号
座机:0795-5212378
QQ:2352460222
邮箱:2352460222@qq.com

官方网站